2017.04.11

鑽研敦煌漢字 鄭阿財分析絲路文化交流啟示

第44場博雅講座:從敦煌吐魯番文獻看漢字文化在絲路的傳播與影響

【博雅書院記者薄喬尹報導】博雅書院4月10日晚間於舜文大講堂舉辦第44場博雅講座,邀請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鄭阿財以「從敦煌吐魯番文獻看漢字文化在絲路的傳播與影響」為題,為政大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化饗宴,同學聽講後進行反思,從目前的國際局勢對比漢字文化圈,並對未來國際局勢的發展與變化產生更深刻的理解。


10605-01.JPG

博雅書院總導師錢致榕致贈紀念品予講者鄭阿財。照片提供:博雅書院。

 

10605-02.JPG

社會系教授關秉寅針對出土文物提問。照片提供:博雅書院

 

  

 

鄭阿財指出,文字不只可使用於溝通對話,更是文化的精髓,所以亞洲各國可以如此相似卻又不同的存在。他引用《敦煌學、吐魯番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》作者季羨林文中一段名言:「世界上歷史悠久、地域廣闊、自成體系、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:中國、印度、希臘、伊斯蘭,再沒有第五個;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,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,再沒有第二個。」

 

鄭阿財認為:「因為有了敦煌,絲路才顯得更加的親近,也因為有了絲路,敦煌再顯得更加重要。」藉此說明自己為何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區付諸努力,找尋漢字文化的蹤跡。

 

鄭阿財表示,絲路受到重視的主因,是該區域為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,匯聚各文化與各階層的文獻資料與典籍,民間文物如借據契約等更是繁多,讓現在的人們有機會了解當時使用漢文字族群的生活樣貌;而更重要的是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──年雨量少且蒸發量大,使得該區域濕氣相當低,加以人口稀少,讓珍貴脆弱的歷史文物得以保存。

 

近年來鄭阿財將研究重心轉向漢字文化圈的異同,他根據研究成果指出,凡官方與該地區民族或其宗教信仰使用的語言文字一致者,漢字傳播易形成文化而長存,例如日本、韓國與越南等國仍有相關文化蹤跡;反之則會因官方語言文字更替,或宗教信仰改變,導致漢字文化逐漸消退。

 

社會系教授關秉寅提問,出土文物中是否有非漢文字之典籍,如西夏的文字,又是何人將這些文物、典籍收藏於此。鄭阿財表示,十七窟漢字文物有七萬件,吐蕃文數量較多而于闐文數量較少,西夏文是在其他洞窟發現,不是在藏經洞中發現;而封藏之因則眾說紛紜,以避難說流傳較多。

 

哲學三鍾博仁表示,對於敦煌文化有新的認識,並且對於中西文化的互動交流方式有更多了解。

 

1060501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