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11.30

思考角度決定觀看深度 談眼球世代的批判思考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三期2017.11.30

中文讀享夜「理解的前情提要」-視覺的熾焰:人、技術、世界

【書院記者邱怡瑄報導】本學期中文讀享夜「理解的前情提要」於10月19日晚間進行第三場讀書會,由中文寫作輔導員杜賽男導讀尼可拉斯.莫則夫的《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》。透過回溯歷史中重要的視覺文化案例,杜賽男認為,視覺文化不只是種觀看方式,更能實踐對文化及社會現象的批判,「思考的角度決定我們觀看的深度」。


10611-27.JPG

杜賽男導讀《眼球時代的觀看指南》,說明視覺行動主義的重要性。攝影:邱怡瑄。

10611-28.JPG

資科一李俊毅向講者提問批判思考的侷限性。攝影:邱怡瑄。

10611-29.JPG

與會同學專心紀錄重點。攝影:邱怡瑄。

 

  

 

如何在網路時代「觀看」:視覺行動主義

「我們不能只思考『看到了什麼』,而是『為什麼這樣呈現』?」杜賽男引述書中內容,將對視覺圖像的批判及再實踐定義為「視覺行動主義」,並回答哲學一莊懿的提問,建議在網路時代圖像資訊爆炸的應對之道:透過視覺行動主義,不僅可以避免落入「圖像陷阱」,更能透過批判思考選擇「看或不看」,而非盲目地被餵養數以萬計的圖像資料。

 

圖像的隱喻和反抗

視覺文化背後往往帶有許多隱喻,如達達主義代表作〈噴泉〉(Fountian)運用被認為「難登大雅之堂」的小便斗,疾呼「藝術再也不是英雄」的反叛主張。畫家維拉斯奎茲(Diego Velázquez)的名作〈宮女〉(Las Meninas),透過畫家和鏡中國王的平視位置,暗喻反權威及藝術的崇高性。杜賽男特別指出,畫家和鏡中人物的「對視」在科學上其實無法成立,卻被畫家刻意凸顯,觀者必須深入思考,才可意會作品欲傳遞的想法。

 

多面解讀視覺文化

杜賽男提到,批判思考雖可多方解析視覺意象,其意涵卻會受觀看角度和時空背景影響。她以莫內 (Claude Monet)常被稱頌其光影描繪的〈日出〉(Impression, soleil levant)和〈車站〉(La Gare Saint-Lazare)兩幅畫作為例,若考量歷史因素,作品其實揭露十八世紀以降的環境汙染。

 

資科一李俊毅提問,網路上的反串影片易被誤解或看不懂,「思考」的結果不一定正確。對此,杜賽男強調,作者並非意圖為視覺文化的解讀提供標準答案,而是希望為讀者開一扇思考的窗,提供不同討論的可能。

 

會計碩二黃奕昕表示,自己在其他活動接觸到「商業視覺即將取代文字」的訊息,因此好奇應如何解讀視覺文化;透過本次導讀,讓他進一步認識觀看方式,也反思圖像背後反映的文化現象。

 

 

1061104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