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院導師之夜:蘇蘅 - MIT求學經驗

嘗試與創造

新聞系教授蘇蘅的MIT經驗

【文字記錄整理/陳筱婷】

 政大新聞所博士班系友,現任新聞系主任的蘇蘅,於晚間來到山居學習中心,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求學路。蘇蘅特別以她在MIT(麻省理工學院)念書的經歷,鼓勵同學多走多看,從多元的文化價值中找出自己的創意。

 

MIT進修 重啟念書機緣 

 新聞系教授蘇蘅老師原先在美國修讀碩士,畢業後回國正巧遇上政大新聞系成立博士班,便選擇到政大念書,但她表示,當年沒能在美國繼續攻讀博士,在2004年時得以實現,當年新聞系提供教授進修機會,蘇蘅便把握這個機會提出申請。當時她心想,有沒有一個學校是自己非去不可的?於是打算申請到哈佛進修。不過,她也發現,系上已有多位教授曾至哈佛進修,並且紛紛向她表示,如果她真的選擇到哈佛進修,他們可以給她很多相關的意見與幫助。蘇老師笑說,偏偏自己不想往人多的地方去,所以就轉了個彎,選擇位在哈佛旁邊的麻省理工學院。

  別人問蘇蘅,麻省理工學院可以學傳播嗎?她說原本沒有,但是麻省理工學院在2002年時,成立了一個比較傳播研究所(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)。在經過繁雜的申請手續後,蘇蘅順利至麻省理工學院進修。這個研究所雖然很新、也很小,但她覺得這就是她想要的。

 

文化衝擊 顛覆想像的課程

 「我覺得人可以去闖一闖,體驗多元化的生活,把挫折當作重要的學習,這次進修的經驗讓我學到很多東西。」回台灣後,蘇蘅常常鼓勵傳播學院的同學出國進修,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 MIT保證自己的學校有25%以上的外國人,比蘇蘅想像得更開放,當時班上45%都不是美國人,非常國際化。同學大多來自歐洲,還有非洲、南美洲、亞洲,因為MIT要的是「全世界第一流的頭腦」,多數同學大學時都就讀於名校。

 MIT讓蘇蘅印象深刻的是,它不只是工學院出色,其他系所也相當優異,像是經濟系,在全美國排名第一,拿過三次諾貝爾獎。哲學系、人類系也都有世界知名的大師任教。MIT教授和校友得過諾貝爾獎的有八十九人,比哈佛多了兩倍以上,是世界第一。在她至MIT進修的前兩年,學校開了一個學程,讓人類系、地質系、土木系結盟,三系合作開課。蘇蘅表示,這足以證明MIT的與眾不同,他們有勇氣嘗試嶄新的東西,也有創新的能力;甚至有的學院融合了人文、社會、傳播,像是政大所有學院的綜合體,如同一個寶庫。

 蘇老師還以一次在校園看見的特殊現象為例,說明MIT在課程設計上的獨到之處。麻省理工的學生和哈佛學生的穿著不太一樣,MIT的學生穿得較像工學院的學生,較少變化,哈佛的學生則穿得比較活潑。有一天,她在校園看到許多穿著不太MIT的學生,原來是MIT和哈佛建築系共同開課,教室外擠了幾百名慕名而來的學生,這個課非常有名,後來還被波士頓環球報專文介紹。

 除了和哈佛建築系合開的課,讓蘇蘅印象最深的是一門音樂系主任的通識課,也是她在MIT上過最大班的課。整堂課將近兩千名學生,在籃球場的看台上課,上課時搭配鋼琴和哈佛的交響樂團,教授博通古今,講到一段曲子手一揮,哈佛交響樂團的伴奏就會響起,她說:「上課就像聽演奏會,感覺很棒。」

 

立定目標 勇於挑戰

 蘇蘅覺得,理想的大學生活應該有很多的想像。在MIT每個人都到處聽課,當時她有朋友要上台報告,也會邀她去上課。她在那邊上了很多課,例如伊朗、印度、韓國電影。蘇蘅說,伊朗對台灣人來說很陌生,但是他們的片拍得好極了,要是沒有上這些課,她可能永遠不會接觸這些東西。

 蘇蘅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同學,人生有很多經驗和可能性,要學習如何探索、放大、實踐自己。她大學時念法學院,但因為興趣,常常去修文史的課。她表示,有很多東西其實不必講道理,因為講道理不如自己去體會,不必在乎自己主修什麼,有興趣的課就要把握機會去上。

  「給自己一個目標,達不達成並不重要。」蘇蘅回想,當時申請MIT,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,但是,還是要勇於挑戰。她認為,一個沒人研究過的領域,如果挑戰成功了,就會成為該領域的翹楚。美國有一位伊朗專家兼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,以宗教做為博士論文研究的主題,當時指導教授建議他挑戰陌生的東西。在學了一年伊朗文之後,毅然決然到了伊朗,在當地研究了三年,再回到美國,變成了該領域的專家,後來也成為美國政府研究伊朗政策的重要顧問。

 

給學生的三個故事

 蘇老師接著講了三個故事,沒有長篇大論,也沒有經國濟世的偉人故事,只是想與同學分享她最喜歡的故事,其中也有不少道理值得同學細細品味。

 

點亮自己心中的一道光

 佛教的創始者,釋迦摩尼,出身貴族,他一直被美好的事物生活所包圍,不知人間疾苦──因為父親怕他知道民間疾苦。但這些人生美好的景象,在他外出探訪時,被徹底改變。他先後遇到了老人、病人、死人。這些景象使他疑惑,人為什麼會老?會生病、甚至死亡?於是他離開宮殿,出外找尋這些疑惑的解答。經過六年,有一天,陽光從樹葉中穿透下來,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突然悟道了。原來人對於世間最重要的思考,是心中有沒有一道光把自己點亮,佛的道理就是如此。

 蘇蘅說,自己不是佛教徒,但是她很喜歡看這些東西。「人如何用自己想到的光去照耀其他事情,有很多可以談。」

 

*求真勇氣 發現真理

 第二個故事關於伽利略,是蘇老師在高中時期看《星辰的使者》時的體會。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學說推翻,觸怒了教會。國外在追朔這個學說時發現,做過很多實驗的達文西,曾經在筆記本上寫過一句話「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」。但是達文西並沒有繼續寫下去,因為他知道這與教會信仰相違背。

 伽利略不同於達文西的謹慎,當他發明望遠鏡,發現地球並非世界中心後,他到處宣稱教會、聖經是錯誤的。同時,他也說聖經是給無知的人看的。中世紀時的教育、社會以神學為主,在這種情況之下,伽利略輕蔑科學之外的學問,得罪了教會人士。然而,蘇老師表示,伽利略發現真理的過程、求真,還是很值得敬佩,他的觀念在啟蒙時代也造成很大的影響。

 

證明知識的方法是嘗試

 第三個故事,發生在西方科學時代的後期,當時英國的哲學家培根,有很多的朋友,其中不少人是金匠或工匠。他發現他們會不斷嘗試,從錯誤中尋求進步,這使他領悟──知識要能證明為真才是真正的知識。

 培根也說,人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有四種偶像需要打破部落偶像(Idols of the tribe)、市場偶像(Idols of the market-place) 、洞穴的偶像(Idols of the cave)、劇場偶像(Idols of the theatre),這四種偶像的說法,旨在告誡我們別被感官語言等表象所蒙蔽,只有力行嘗試,才能得到真理。在培根的偶像說中,我們更清楚的知道知識的來源,並不在於感官印象,而是要具體的實證。如果輕信感官,往往捕捉到的只是幻影罷了。

 

從多元刺激中,創造自己的創造力

 就讀MIT時,蘇蘅曾詢問過教授,收了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,怎麼讓他們更出色?教授回答:「很簡單,就讓他們culture shock,接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、形形色色的人的腦力激盪。」

 在當時就讀MIT的課堂上,同學皆是各路高手,有原本主修電機的、有來自印度,曾在最大報工作的記者、有來自澳洲,把身體表演視為一種傳播的首席舞者、有西班牙恐怖組織前宣傳人員,還有黎巴嫩的電腦科學家。和不同的人一起上課,充滿了異質性、多元性,大家討論起來非常有趣。

   蘇蘅以為提升創造力的方法,包括看自己和看外在世界。看自己是指要更了解自己,然後打破自己的框架、想像各種可能;看外在世界能讓自己有更多創意的基礎,就像MIT國際化的目的,因為想要培養超越文化的人,所以收形形色色的學生,越多元越能激盪出創意。另外,除了培養創造力,溝通能力也很重要,因為有了創新的想法,還要清晰的表達才能自己以外的人理解。

 蘇蘅老師的演講分享自身的進修經驗,不僅衝擊了同學對大學教育的想像,也為同學打造了最美的知識夢。雖然政大的資源不及MIT豐富,但仍擁國內首屈一指的硬體、師資,以及來自台灣四方的同學與外籍學生眾多的條件下,理當放開自己的心胸,時時充實自己,和不同的文化、知識激盪出最燦爛的火花,激活自己的創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