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第五十期電子報2017年6月22日出刊 |
||
![]() |
||
![]() |
||
目錄:
在悲劇之外 廖咸浩談《威尼斯之死》的地方與慾望移轉 劉力學善用廚餘堆肥 再造臺灣有機農業革命 把握學習黃金時間 熊震寰盼培植生命之花 臺灣人的原鄉情結 吳濁流戰時中國的原色寫真 我們這些做工的人 移工近身觀察紀錄 【交流分享】校際交流初體驗 情感互動印象深 中文寫作到課服務:5月2日英國語文學系鍾曉芳副教授課堂 書院動態
在悲劇之外 廖咸浩談《威尼斯之死》的地方與慾望移轉中文讀享夜:誰在他方,書寫地方【書院記者張若誼報導】本學期中文讀享夜「誰在地方─書寫他方」系列讀書會壓軸場,6月1日晚間由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咸浩導讀德國作家托瑪斯.曼(Thomas Mann)中篇小說《威尼斯之死》(Der Tod in Venedig)。廖咸浩從「想像地理」的概念出發,探討城市與現代性的意涵,引領讀者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心境移轉。閱讀全文 劉力學善用廚餘堆肥 再造臺灣有機農業革命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期2017.06.22博雅行動論壇:台灣農業革命 【博雅書院記者薄喬尹報導】博雅書院5月15日晚間於舜文大講堂舉辦第二場博雅行動論壇,邀請臨海農場場主劉力學,分享自己在有機農業的成果。劉力學對於臺灣五十年間環境的變遷有相當大的感觸,期盼營造更美好的環境、更值得驕傲的臺灣。閱讀全文 把握學習黃金時間 熊震寰盼培植生命之花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期2017.06.22書院通識「行動實踐專題:社會創新專案實作」講師熊震寰專訪 【書院記者陳紫瑩報導】本學期書院通識「行動實踐專題:社會創新專案實作」課程邀請中原大學產業學院院長熊震寰擔任講師,他曾經擔任麥肯錫(McKinsey & Company)資深顧問、德記洋行董事長兼總裁,經歷豐富完整。身為校友的他允諾開課的原因除了回饋母校外,他認為在這動盪的年代,「人文素養」非常重要,他看到政大同學在這方面的潛質,希望挖掘出學生深藏在心底的人文素質,並與外部世界互相結合,進一步獲得自動自發地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閱讀全文 臺灣人的原鄉情結 吳濁流戰時中國的原色寫真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期2017.06.22中文讀享夜:誰在他方,書寫地方 【書院記者陳紫瑩報導】本學期「誰在地方,書寫他方」系列第五場讀書會5月4日晚間在博雅書房舉行,中文寫作中心邀請台文所博士羅詩雲導讀吳濁流的《南京雜感》。羅詩雲剖析書中日治時期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問題,更進一步指出作者在文字中所隱含的民族意識。閱讀全文 我們這些做工的人 移工近身觀察紀錄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期2017.06.22中文讀享夜:誰在他方,書寫地方 【書院記者劉苑杉報導】中文讀享夜「誰在地方,書寫他方」系列讀書會5月25日於博雅書房舉行,由中文寫作中心輔導員姜雯導讀兩本關於勞動和生命的書籍:《我們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》與《做工的人》。姜雯指出,書中翔實呈現外勞在臺工作時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,希望藉由理解進而破除對移工的刻板印象。閱讀全文 交流園地
【交流分享】校際交流初體驗 情感互動印象深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期2017.06.22105學年政大書院與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學生交流活動 【文/新生書院助理輔導員、阿語二鄭佳宜】這次的澳大與政大書院交流活動開啟我的許多第一次。回想當初參加動機,主要是想給自己一個踏出臺灣和開闊視野的機會,沒想到獲得的比當初期待的多更多,不論是前期的規劃、與澳大學生的互動、在澳門的所見所聞,都讓我有不一樣的體悟。閱讀全文 中文寫作到課服務
中文寫作到課服務:5月2日英國語文學系鍾曉芳副教授課堂中文寫作中心「學術論文寫作要點分享」講座【中文寫作中心訊】本學期中文寫作中心與英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鍾曉芳合作,5月2日由中文寫作中心講師羅詩雲至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一年級「研究方法」課程中,以「學術論文寫作要點分享」為題,說明寫作要點並分享經驗心得。閱讀全文 |
||
![]() |
||
college.nccu.edu.tw | contact | Facebook 出版單位:政大書院 | 發行人:關秉寅 | 執行編輯:林淑貞 書院記者:邱怡瑄、紀玟伶、張若誼、梁淑嫻、陳俐君、陳紫瑩、陳鈺臻、劉宥伶、劉苑杉 |
|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