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Tuesday, 09 December 2014 15:00

高教新亮點 胡悅倫分享書院生學習成效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二十九期2014.12.09 

教育系教授胡悅倫分享「台灣的大學書院制度之學習成效系列研究」成果

【政大書院訊】政大書院11月12日中午邀請教育系教授胡悅倫,與書院師長同仁分享她101-102年科技部研究計畫「台灣的大學書院制度之學習成效系列研究」成果。從研究中發現,書院與各系所的教育方式的確有所不同,應讓二者相輔相成,才能裨益學生。


教育系教授胡悅倫與書院師長同仁分享研究成果。攝影:政大書院。

 

針對研究內容,博雅書院總導師錢致榕及書院師長與胡悅倫進行討論。攝影:政大書院。

 

書院計畫主持人林從一代表致贈書院專書表示感謝。攝影:政大書院。

 

  

胡悅倫認為:「學生才是高等教育的主體。」如何提升其在校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;面對目前臺灣嚴峻的高等教育環境,必須要有創新的思維與作法,而書院正是因應此問題的具體作為。

 

書院的設計及成效評估是關注的重點。在書院的設計上,胡悅倫說:「政大和其他學校有許多創新的作法,都是值得鼓勵的。」而在書院成效上,她希望能有更多人參與,從更多角度切入進行評估。

 

本次研究以四所主要舉辦書院的大學為樣本,包括東海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中正大學及政治大學。研究的架構主要是根據George Kuh在2009年提出的「學生參與」理論,並融入臺灣高等教育資料的內涵及書院特色,以求更貼近書院生的學習生活。

 

因臺灣的大學書院成立時間其實還不算長,胡悅倫說:「長期的成效是不容易觀察的,不如微觀地去瞭解,書院教育對學生學習生活上所做的改變。」

 

研究報告顯示,書院教育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目標。一般系所希望同學花時間用功讀書,書院則鼓勵不同背景的學生互相交流,除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也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。

 

此外,有別於傳統機械式、記憶式的學習,書院生的學習方式較具備分析、綜合、判斷與應用的特點;而且書院的作業大多需要思考創作或是團體共同完成,這更有助於學生未來的職場競爭力。

 

胡悅倫指出,書院教育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。在目前書院教育制度下,教學方式較有師生的互動學習,透過老師的協助,學生可以實做或實驗,讓書院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。例如:X書院推動的各式工作坊,而博雅書院課後的討論更是完全由學生主導。

 

相較於一般學生,研究結果呈現,書院生感受到更正向的校園人際氛圍;而書院也提供了較足夠的空間,讓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與交流。

 

雖然在教育功能上,書院擴大了學生的自我生活領域,但胡悅倫表示,書院仍應持續思考,如何提升學生的抱負,並激發使其成為社會上具有影響力的人。

 

最後胡悅倫建議,即使有書院的環境,仍需要深化師生的互動,方能將學生的學習參與轉化成為有效的學習成果。同理,可應用於各系所的教育發展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