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Tuesday, 25 December 2018 15:10

【專題】拼湊「微」學分——創新契機還是便宜行事? Featured

書院記者劉苑杉、賴佩萱、張若誼

為培育具創造思考、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,教育部今年公布「高教深耕計畫」中,納入「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」。

回應教學創新,部分私立大學、科技大學早於兩三年前推動「微學分課程」,打破上滿整學期18週的課程體制,實踐「以學生為主體」的翻轉教學,尋求自主學習與跨域學習的成效。

然而,尚處摸索階段的微學分課程,從定位到目標與成效,都有待檢視。


2
小時=0.1學分? 私校「微學分」彈性開課

「看看你周圍的同學,你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什麼?你會給他打幾分?」老師拋出疑問後,同學們左顧右盼,默默為身旁的同學打下分數。這是逢甲大學的微學分課程「如何提升個人形象與魅力」,校外業師顏楨佑熱情地與數十名學生互動,循序漸進講解外型如何塑造第一印象,並安排模擬面試讓同學實際演練。

早於教育部「教學卓越計畫」期間,逢甲自 101 學年下學期始開設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」的專題製作課程,歷經改良,104 學年正式推出「微學分課程」,涵蓋美妝美髮、簡報製作、軟體應用、理財規劃、手作藝品、機器人製作等課程,每年百門以上。

107-1-01.jpg

逢甲大學自104學年起推動微學分課程,內容涵蓋多元領域。圖/「逢甲大學微學分課程」臉書社團。


顧名思義,「微學分」課程僅採計 0.1 至 0.6 個學分,大致依據「兩小時核定 0.1 學分」的原則,但開課時段、授課時間乃至評量方式,因各校而異,彈性且多元。可於夜間、週末開課,有演講、參訪、研習營、工作坊及數位學習等多種形式,且可依學生課堂參與、心得報告或成果發表核定。
 

107-1-02.jpg 107-1-03.jpg

微學分課程「鋼鐵人製作」於周末開課,結合創客精神讓同學體驗動手做的樂趣(左);「雷射雕刻」則讓學生藉由實際組裝了解機器背後原理,再自行改裝機械(右)。圖/「逢甲大學微學分課程」臉書社團。


根據逢甲「推動微學分應用課程要點」,微學分課程預期提升學生「自主學習、學用合一」的能力。「學生不要只是坐著聽理論。」逢甲通識教育中心秘書陳淑慧指出,微學分課程兼具理論與實作,若無實作內容,便有個案分析。至今,有多所大學跟進,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、中國醫藥大學、東海大學等;其中,國立中山大學、銘傳大學等更將「培養跨領域人才」列入實施辦法,旨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跨領域整合。


開課主題多元——不求深,求一個「起點」

「微學分定位不是深化課程,而是淺盤式知識提供。」陳淑慧表示,微學分課程相對零散,偏向「拼湊式學習」,但是能以選課自主性促成適性學習。她認為,先由微學分課程所提供的基礎知識,探索自身專業以外的領域,引發學生學習動機,日後再求深入學習,將可達到跨領域學習的目標。

逢甲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學生袁睫茹便是出於好奇行銷產業,修習了微學分課程「行銷實務企劃撰寫」,啟發她後續深入行銷企劃的學習動機。她感嘆,若能及早修習該課程,或許能更早因應興趣加以規劃大學生涯,但她也補充,若要「深度」學習跨領域的知識,仍應輔系或修習正規學分學程。

107-1-04.jpg

象水廣告負責人林忠勳授課教授「行銷實務企劃撰寫」系列課程,逢甲學生袁睫茹從中了解到行銷的實際應用。圖/「逢甲大學微學分課程」臉書社團。


長榮大學則是以逢甲模式為基礎,於 105 學年開設A、B二群微學分課程,後新增講座類的 C 群課程,並規定不得跨群組合採計;通識教育中心執行秘書劉俊麟解釋,微學分課程能讓學生短時間內接觸不同領域,體驗跨領域學習,輔以分群達成「系統性統整」,避免課程過於零散。

長榮應用哲學系學生賴貞佐認為,學期通識課多少有「學分綁內容」的意味,學生須上滿 18 週課程才可取得學分,期間必須照單全收個別教師的授課內容;相反地,微學分課程細分主題,修課學生不必屈就特定的「學期」通識課,實現適性學習。她解釋,「學生不被教師開定的課程內容限制,能自由選擇想獲得的知識」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;不過,她有同學表示,長榮不得跨群採計學分的做法,仍然侷限了選課自由。

107-1-05.jpg

長榮學生賴貞佐喜愛出外遊玩,因此修習微學分課程「藝術之旅—文創輕旅行」,參訪關廟新光社區,體驗在地竹子文化,學習竹編藝術。圖/長榮大學助理教授洪菁勵


教育部:微學分不該為開而開

今年八月,台灣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何正信投書批評,直陳微學分課程實與教育部提倡的自主學習、跨領域學習無關。他指出,若將專業課程切割成多堂微學分課程,任由學生組合選修,如此並無法真正深入任何領域,將導致學生「樣樣通、樣樣鬆」。

何正信文中擔憂,許多大學假借微學分之名,開設 2 小時的講座課程,學生僅需參與後撰寫心得報告便可取得 0.1 學分,有送學分之嫌。「(微學分)如果最後衍生成以辦演講來充學分數、深耕計畫業績,就是學習大災難了。」何正信質疑,專業演講縱然可以促發學生探索興趣,但微學分設計並無法確保學生習得相對學分的實力。
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品質及發展科陳浩回應,校方若缺乏教學目的,不應隨意安排演講,「否則將導致學生無法系統性、架構性地學習。」他強調,若無法對微學分進行全盤規劃,將壓縮既有正規課程,也犧牲教學品質與學習權益。校方應依學生的學習需求、科技與產業發展進行評估,檢視其課程架構,提出更完備的微學分方案。

「微學分應輔助正規課程,因應社會與產業趨勢開課。」逢甲建築系副教授沈揚庭指出,不同於正規課程,微學分課程從申請、審查到確定開課不需耗時兩年,可協助學生即時掌握應用型知識,校方亦可評估將來是否納入正規課程。他認為,微學分課程的開設更為靈活,集結各方講師,實現跨領域合作。

沈揚庭以開設「建築設計」課為例說明,18 週課程已相當緊湊,若再加入數位指導機器與雷射技術等內容,勢必壓縮正課時間。「微學分可補足學生缺少而必備的技術,又不會影響正規課程。」他也提到,微學分課程讓同學自由選修,修課學生求知目標明確、態度相對積極,少有正規課上滑手機或睡覺的情形。

107-1-06.jpg

在逢甲微學分課程「聲音地景工作營」中,沈揚庭指導學生應用影像辨識技術,藉由顏色辨識將空間特性轉換成聲音,進而形成所謂的場景聲音。 圖/「逢甲大學微學分課程」臉書社團。


開課量尺怎把關 彈性自主 v.s 便宜拼湊

「微學分課程其實是彈性學分的概念。」陳浩指出,因應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,教育部鼓勵校方提升學生學習自由、跳脫「單一專業能力」的學習型態;因此,微學分課程若能提升課程多元性、自主學習空間,即符合高教深根計畫中「彈性學分規劃」的創新教學。在實踐層面,教育部仍會以書面考評、簡報審查及實地考評等方式,掌握各校學習成效,落實高教深耕計畫目標。

當前,基於引發學習動機抑或補充正課技術訓練,定位於通識學分的微學分課程,目的卻是輔助專業課程。且欲輔助課程,現行正規課程內的 TA 課(討論課)、課餘工作坊等配套,亦可達成「實作/個案」與「技術訓練」的教學目的;校方應說明傳統體制不敷之處,並提出微學分實施必要理由。

無論如何,微學分既然採計大學學分,理當同樣合乎相當大學知識水平,不應單就提升學習意願與應急產業需求,藉口彈性、多元、實用,犧牲開課審核的嚴謹度;以及,至今各校衡量微學分成效的後測機制闕如,難以肯認有無促進「自主」與「跨領域」學習的實施宗旨,教育部應持續為學生受教品質把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