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Thursday, 30 November 2017 16:46

【中文寫作到課服務】2017年11月24日華語教學所賴惠玲教授課堂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五十三期2017.11.30

中文寫作中心「課堂報告與論文寫作」講座

【中文寫作中心訊】本學期中文寫作中心與華語教學所合作,11月24日由中文寫作中心輔導員朱耘廷以「課堂報告與論文寫作」為題,結合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,針對碩一同學需求,以報告與學術論文寫作的諸多要素為線索,展開心得分享與說明。


10611-30.JPG

朱耘廷(左)於賴惠玲教授課堂分享課堂報告與論文寫作要點。照片提供:中文寫作中心。

 

 

1061106.JPG

朱耘廷安排讓同學現場習作。照片提供:中文寫作中心。

 

  

 

學術論文寫作教材多強調論文規範與一般課堂報告的差異,朱耘廷則指出兩者的內在關聯;僅管課堂報告的形式多樣,例如:導讀、memo、書摘、心得等,但只要掌握基本要素──概述、摘錄、提問與評論,便能掌握學術寫作的基礎,各式課堂報告即是以不同比例組合要素而成的結果。

 

朱耘廷解釋,不同於課堂報告,學術論文是以一個論題為中心展開的論理式寫作,有其特定格式與開展模式。他進一步說明,好的論題應具備範圍限定、充分掌握既有研究,並有知識上的貢獻──發現新面向或指出錯誤。他另舉著作權法五十二條為例,說明合理應用與抄襲的界線,以避免抄襲。

 

論文架構通常包含:前言、各節與小節、結語;在寫作過程中,作者要蒐集資料、回顧既有文獻、確立論題與研究方法、安排寫作進度並進行事後檢查。朱耘廷提醒,要懂得利用關鍵詞與各式搜尋引擎,找尋需要的文獻,而論文最後所附的參考文獻與學者頁面,也是很好的資料來源。

 

朱耘廷節選駱明慶〈誰是臺大學生?——性別、省籍與城鄉差異〉、洪世謙〈德勒茲的流變理論與網路政治行動〉兩篇論文,請同學閱讀並分析兩者如何回顧既有文獻,提出自己的問題意識。

 

礙於時間有限,無法深論不同格式之要求,朱耘廷建議,每位研究生都要有APA與MLA兩種引用格式的要點或範例,注意引述方式、格式、標點符號與文句經營等細節,避免影響論文整體質感。

 

賴惠玲老師表示,「耘廷就學術寫作的程序、格式及撰寫內容該注意之事項,做了清晰的說明,並輔以實際的篇章讓同學可以佐證並評論,內容很充實實用。」她也稱讚耘廷的口調流利,講解清楚有條理,讓同學獲益良多。

 

10611-31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