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第四十六期電子報 |
||
![]() |
||
![]() |
||
目錄:
從閱讀獲取能量 林書宇劇本創作經驗分享 從見自己到見眾生 林達陽解剖慢情書 鑑往知來 王汎森從研究進而應用歷史 窺探同志黑暗精神世界 曹育愷解讀鱷魚手記 挑戰創意極限 X書院工作坊激發思想碰撞 白描詳述歷史 章詒和重現文革現場 用攝影看世界 E = mc 2鼓勵新生關懷社會 以人為本解決問題 「Changering」邀謝慧霖解析設計思考 【專題報導】培養跨領域知識 博雅課程架構學生思惟網絡 【專題報導】跨領域交流 創造新生書院Happy Hour 【連載小說】偷渡客Ⅲ 書院動態
從閱讀獲取能量 林書宇劇本創作經驗分享中文寫作中心專題演講:劇作家分享─〈九降風〉與〈百日告別〉【書院記者紀玟伶報導】中文寫作中心11月24日在綜合院館3樓演講廳邀請劇作家林書宇分享〈九降風〉與〈百日告別〉等電影劇本的創作歷程,期勉同學能夠從生活經驗為起始點,運用好奇心向外延伸出屬於自己的創作知識樹。閱讀全文 從見自己到見眾生 林達陽解剖慢情書中文讀享夜:寫給那時候的我—自我敘事系列【書院記者紀玟伶報導】中文寫作中心12月8日於山居學習中心舉辦「寫給那時候的我—自我敘事系列」讀書會,邀請新生代詩人、作家林達陽導讀《慢情書》,分享如何透過文字敘述、剪裁內在真實的聲音,並且開啟與自己的對話。他鼓勵,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融合創作與外界對話的方式。閱讀全文 鑑往知來 王汎森從研究進而應用歷史博雅講座:歷史對於人生的利與弊【書院記者劉宥伶報導】博雅書院11月28日晚上在舜文大講堂舉辦第41場博雅講座,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以「歷史對於人生的利與弊」為題,探討尼采在《歷史之用途與濫用》一書中對歷史的看法,以及自身對歷史研究態度的思辯。閱讀全文 窺探同志黑暗精神世界 曹育愷解讀鱷魚手記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中文讀享夜:寫給那時候的我—自我敘事系列 【書院記者陳紫瑩報導】中文讀享夜「時間豢養的裂縫」11月3日於博雅書房舉行,由中文寫作輔導員曹育愷導讀邱妙津作品《鱷魚手記》,帶領讀者窺探作者黑暗的精神世界,反思社會對同志的壓迫及帶給他們的傷害。閱讀全文 挑戰創意極限 X書院工作坊激發思想碰撞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X書院「24小時後我將死去-故事與影音創作」工作坊 【書院記者梁淑嫻報導】X書院主辦的「24小時後我將死去-故事與影音創作工作坊」11月4至6日於創意實驗室進行。除校內學生,工作坊更吸引業界人士共同參與,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影音作品。閱讀全文 白描詳述歷史 章詒和重現文革現場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中文讀享夜:寫給那時候的我—自我敘事系列 【書院記者劉宥伶報導】中文寫作中心於11月21日晚間舉辦中文讀享夜,由中文寫作輔導員杜賽男以「縱是有情無思間—文學形象的白描」為題,導讀章詒和作品《往事並不如煙》,不僅分析寫作手法,也回看中國文革時期的歷史。閱讀全文 用攝影看世界 E = mc 2鼓勵新生關懷社會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新生書院「E = mc 2」多元學習計畫 【書院記者梁淑嫻報導】「E = mc 2」是新生書院多元學習計畫之一。該計劃與校外贊助者合作,透過系統性的教學讓大一新生認識底片攝影。計劃也鼓勵學員踏出校門,透過攝影學習觀察及關懷社會。閱讀全文 以人為本解決問題 「Changering」邀謝慧霖解析設計思考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新生書院「Changering」多元學習計畫 【書院記者劉宥伶報導】新生書院「Changering」多元學習計畫於12月8日晚上在綜院108室,舉辦設計思考講座,邀請前台大不一樣思考社的謝慧霖,帶領聽眾體驗不一樣的思考方式。閱讀全文 交流園地
【專題報導】培養跨領域知識 博雅課程架構學生思惟網絡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政大博雅書院專題報導Ⅰ 【書院記者劉宥伶報導】博雅書院源起於2010年由通識教育中心開設的「博雅榮譽實驗班」,政大前校長吳思華希望引進來自全球的人才,由通識教育開始改革,改變國內大學教育型態,因而邀請曾在兩岸三地及美國推動教育改革的錢致榕擔任講座教授,並擔任學程轉型後的博雅書院總導師。閱讀全文 【專題報導】跨領域交流 創造新生書院Happy Hour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政大新生書院專題報導Ⅱ 【書院記者紀玟伶報導】 大學生活裡有許多的機會可以增加閱歷,但是能夠好好的坐下來與不同領域的陌生人共食交流想法的機會,卻是寥寥可數。新生書院設立Happy Hour活動與生涯導師制度,讓院生能夠在同桌的過程中,彼此交換人生經驗、分享生活。閱讀全文 連載小說
【連載小說】偷渡客Ⅲ政大書院電子報第四十六期2016.12.21【文/中文寫作輔導員姜雯】天光微啟的時候,深藍色的天空中綻放出一層金光,仿若他鄉給予的希望。荷蘭祥和的清晨總讓人誤以為生活美好得不像話,忘了自己是漂洋過海的旅客。閱讀全文 |
||
![]() |
||
college.nccu.edu.tw | contact | Facebook | |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