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Friday, 20 May 2016 13:51

鑑古知今 邢義田剖析歷史的影響

博雅講座:封建與城邦─對中西古代政治傳統的一些省思

【書院記者劉宥伶報導】博雅書院5月16日晚間在舜文大講堂與文學院合辦第37場博雅講座,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邢義田以「封建與城邦─對中西古代政治傳統的一些省思」為題,分析古代政治制度的差異,形成東西方人治與法治兩種權力運作的特色。


10506-04.JPG
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邢義田以記憶遊戲和在座聽眾互動。攝影:劉宥伶

10506-05.JPG

邢義田介紹羅馬政治制度。攝影:劉宥伶。 

10506-06.JPG

邢義田分析羅馬和中國兩地古錢的意義。攝影:劉宥伶

10506-07.JPG

文學院院長林啟屏提出個人觀察。攝影:劉宥伶

 

  

 

邢義田開宗明義指出,「歷史是人對過往的記憶」。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無法切割,在時間長河中不斷累積記憶,過往傳統已經成為潛意識裡的成份,人們往往受歷史影響而不自覺。

 

邢義田回溯歷史,比較同時代東西方兩大帝國──中國秦漢與羅馬帝國不同的政治制度。象徵羅馬主權的是羅馬元老院與人民(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),統治者的權力由他們賦予才算合法;而中國皇帝的權力則受天命觀思想鞏固,具神格化意涵。

 

距今2000年型構出的政治傳統,即使時空背景距今遙遠,但仍對現代政治發生影響,西方保留了城邦社會與共和文化特質,反觀中國仍固守以血緣為基礎的一元結構。邢義田舉連勝文、習近平等兩岸政治人物為例,分析家族勢力延續所造成的政治困境,來自於與傳統的藕斷絲連。

 

邢義田歸結,「臺灣的選舉環境仍非常年輕,我們都還在學習」,民主政治中自由和法律不可或缺,人們應該要自覺潛意識中左右個人想法的因素,釐清歷史的影響才不會被蒙蔽。

 

文學院院長林啟屏觀察,君王主體性及人民主體性的矛盾困擾許久,文學作品中常可見知識份子對理想的期待,而免除此矛盾的困擾有其重要性。

 

財政二陳品心說,歷史課本是從古至今推展,有清楚的時間脈絡,讀來理所當然,而邢義田則以現在探究過往,非常特別與厲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