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01.09

尋找高貴的黑暗之心 郝譽翔講解靈山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二十一期2014.01.09 

中文讀享夜:高行健《靈山》導讀

【書院記者茅雅媛報導】在氣溫再度下降的12月26日,許多同學為了聆聽作家郝譽翔的座談而聚集博雅書房。本學期的中文讀享夜以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《靈山》為壓軸,此書受到瑞典皇家學院讚揚:「《靈山》獨樹一格,自成一類,其他作品無法與之相較。」


作家郝譽翔細膩地講解諾貝爾得主高行健《靈山》。攝影:茅雅媛。

同學們認真聆聽,並勤做筆記。攝影:茅雅媛。

會後郝譽翔老師與同學親切對談、簽書。攝影:茅雅媛。

  

 

郝譽翔表示過去諾貝爾獎備受重視,但近年漸漸式微,因此看到政大勇於挑戰這個主題,且有不少同學參加,她感到十分開心,除了對作家本身的故事侃侃而談,更仔細講解《靈山》一書的開拓與美,引領同學進入高行健實為高貴的「黑暗之心」。

 

郝譽翔說明諾貝爾文學獎很早就想頒給華人,最初的第一人選是沈從文,但沈從文在獲獎前過世。從沈從文到高行健其實有一個脈絡,兩者所書寫的都不是中原正統的小說,如沈從文出身湘西的鳳凰小城,帶有少數民族的血統,他更自稱「鄉下人」,經典小說《邊城》也不斷透露出沈從文反儒家、反倫理、反文明的思想,而高行健的《靈山》也同樣選擇書寫南方長江流域,融會楚文化、楚辭、巫言以及道家思想。

 

兩位中國作家的風格與和西方十九世紀提倡「高貴的野蠻人」的觀念不謀而合,高行健更深受文化革命後引進西方的現代主義影響,重視形式、結構、象徵和語言的藝術,並追求著未受文明污染的淨土。來自浙江,現就讀法律所的葉丹妮便表示過去課文有沈從文的文章,能聽到這樣的連結很新鮮、很深入。

 

《靈山》書中兩線並行,未有交錯,但相互輝映,一邊是「我」,一邊是「你」;一邊是「外在寫實」,一邊是「內在幻想」;同時一邊是沿著長江尋中國的根,另一邊則是尋找自我靈魂的根,讓書中的旅途交織為一步步釋放文明束縛的過程。郝譽翔講解高行健希望用邊陲打破共產的漢中心,打破北方黃土地的框架,在1966年至1976年文化革命最受苦受難時,這樣的書寫是一種最純粹的自我救贖。小說中的人物尋找孝歌《黑暗傳》,表露高行健的「黑暗之心」,然而那其實是相較於一般人認定的光明,事實上黑暗未嘗不是面對真我的力量,藉由背叛他人認定的光明,去尋找原始的新生命。

 

在郝譽翔細膩的講解後,也與同學進行問答,亦不斷呼應開場提到的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,郝譽翔表示他們都不屬於國家中心,都有著多元的背景,因而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與書寫世界,讓他們的文學更豐富。期許同學能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人,展現身處邊陲才擁有的多元優勢。

 

新聞二的蕭歆諺和中文二的陶俊成都表示之前大略讀過《靈山》,但沒有這麼深入的了解,透過這次的中文讀享夜,更認識了中國的文學脈絡,以及《靈山》的內涵與藝術價值,並期望自己重新閱讀此書,相信會有新的領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