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07.08

從散文到電影 劉梓潔探討改編原著差異

政大書院電子報第二十六期2014.07.09 

中文讀享夜:家鄉與創作養分---劉梓潔《父後七日》

【書院記者游智凱報導】本學期最後一次中文讀享夜「愈讀愈過影─文學電影系列」6月5日晚間於博雅書房舉行,活動邀請作家劉梓潔帶領同學探討改編電影與文學原著間的差異,並以自己的作品《父後七日》為例,分享創作經歷。


劉梓潔分享自己的作品《父後七日》的創作經歷及電影片段。攝影:游智凱。

參與同學仔細聆聽並筆記重點。攝影:游智凱。

演講完同學把握機會向劉梓潔請益。攝影:游智凱。 

  

 

彰化長大、北上求學的劉梓潔在創作《父後七日》時,將自身定位為橫跨鄉村與都市的寫作者。她表示因為長久離鄉,所以在返鄉處理父親後事時的衝擊更大,面對傳統禮俗、道士及龐大盤根錯節的家族有更深的體悟;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,理所當然會想要記錄整個過程,「因為這是每個人一生只有一次的事件。」

 

《父後七日》描述一從彰化北上工作的女性,臨時接到通知返鄉奔父喪的過程,故事以輕鬆的手法敘述台灣傳統的喪葬禮俗。原著作者兼電影編劇的劉梓潔在西元2006年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首獎,西元2010年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及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。

 

「最好、最幸福、最棒的創作狀態,是文字找上你,是故事之神來附身,就像乩童一樣。」劉梓潔表示硬要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差強人意。她指出,創作過程須透過一連串的取捨,才能將經驗濃縮成散文,並精煉成一小時半的電影。她特別叮嚀,創作者須謹記不可「自溺」其中;劉梓潔坦言雖然《父後七日》的散文只有四千字,但因尚未走出喪父之痛,有時一天只能寫出兩句話,剩下的時間就是嚎啕大哭,導致作品耗時一年才完成。

 

為顧及故事張力,劉梓潔表示,電影和原著間往往存在和實際經驗不符的情節。例如她現實生活中有個妹妹,但為集中觀眾注意力,因此電影中隻字未提。劉梓潔笑著表示,妹妹對此很是介意,甚至要求她寫一本《其實我還有一個妹妹》的著作。

 

「你聽他念著像詩一般的台語,『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,無傷無痕,無病無煞,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。』」劉梓潔朗誦電影和書中開頭的第一段話。她也希望透過散文和電影,呈現台灣本土文化典雅、細緻的另一面。

 

中文系黃瑜婷表示,自己是劉梓潔的書迷,喜歡《父後七日》片尾主角因為半秒鐘想幫父親買菸的念頭,卻哭了一個半小時,電影以煙霧繚繞營造出父親逝世但仍活在記憶中的畫面,讓她印象深刻,是一部令她又哭又笑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