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CU | XMS

   

書院導師之夜:陳庚金 - 七秩人生

書院導師之夜:陳庚金學長的七秩人生

 

【文字記錄整理/傳播學程王予埕】

時時抱持夢想

 身為農家子弟的陳庚金,家庭的經濟條件並不好,談起競選縣長這一段,憶起政治系楊樹藩老師曾告訴他:「『要做大事,不要做大官』是教條,『做大官才能做大事』是真理。」這句話深植在陳庚金心中,讓他知道如何鎖定個人未來的目標。

 三十出頭才當公務員的陳庚金,有一天下班回家,就聽見小兒子興奮的大喊說:「媽!爸爸回來了」。他笑笑走向兒子,摸了摸他的頭說:「這樣講不好喔,要改口說『媽媽!縣長爸爸回來囉。』」陳庚金說:「我那時候就在做縣長夢,後來就真的當縣長了。」

 

多元背景,雙向發展

 政大夜間部政治系、政大公行所畢業後,陳庚金鎖定兩個目標。一是當公務員,瞭解行政實務、學習領導管理,俾便日後有機會當個稱職的行政首長;另一方面,高中師範出身的他,也絕不放棄教職。他當小學教師時,工讀政大夜間部,上研究所時轉任教於文山中學(現文山國中);獲得碩士學位後,公務員之外又到淡江大學夜間部當兼任講師。儘管兼任講師的年資按規定只能折半記算,陳庚金學長都未曾放棄老本行─教書,並準備升等的論文,很順利的取得副教授(黃皮書)、教授(紅皮書)的資格。甚至選上了縣長以後,他仍到東海大學夜間部教企管系「人群關係與管理」,對莘莘學子現身說法,如何做人處事。他又說:「直到我當人事行政局局長時,政大公行所要我到碩、博士班兼課,講『人事行政』。這或許是腳踏兩條船吧,卻同屬一個目標,不衝突。」

 堅定的意志與毅力是陳庚金所強調的,「十年河東、十年河西,改變路線要很慎重,千萬不要見異思遷。比如說,台灣沒有三天的好景氣,這無非就是因為大家趕時髦。當年政府政策開放銀行,大家都爭相開銀行;政府開放辦教育,大家都爭設私立學校。台灣人很有錢,但沒有遠見,潮流一過,也就紛紛要倒閉或關門。」

 

廣結善緣,誠懇認真

 「我缺乏選縣長的一般條件,並非能力差或經驗不足,而是地方人脈不夠廣,財力更不足,凡事沒錢沒法辦事。」還好,那時蔣經國時代,有個「崔台青」的口號,要培養優秀的台籍青年。而台中縣黨部主委看上了陳庚金,就決定栽培他,才有今天的成就。難怪他說:「千里馬還得有伯樂才行,碰不到貴人,空有理想也恐難實現。」

 「我們若斤斤計較,這不該我、那也不關我,為什麼要我做?這種工作態度,自然會讓人家對我們敬而遠之。」陳庚金認為,當今的年輕人做事態度已不同於過去了。當他還是基層公務員,接受長官的交辦任務,總會感到光榮雀躍,「長官若交給別人,反而會反省是否自己不夠好。」擔任首長後,他發現很多年輕人常說:「這為什麼老要我負責?欺負我老實?別人那麼輕鬆,憑什麼忙得要死的總是我?」

 對此,談笑風生之間,他也不禁皺眉:「有人升遷快,有人卻一輩子也爬不上來,為什麼?這取決於一個人的工作態度。能做到讓人感到『你辦事我放心』,那才有升遷的機會。這就是傻人有傻福,吃虧就是佔便宜的道理」。他不忘再次叮嚀:「不要太會精打細算、太聰明,倒過頭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。年輕人的升遷也一定會比人慢很多。所以,職場上如果有工作給你,不管好的壞的都要慶幸,而非埋怨。」

 

政壇老手管理談

 相對於「事無鉅細,事必躬親」,陳庚金選擇了另一種領導方式─目標管理─「第一,要分層負責;第二,肯授權,別認為只有你行,底下一定有人更行。」

 兩千年總統大選,他出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,很多同仁想看熱鬧,看他會有什麼新本領來領導?他說他才沒這麼笨,他要求:「是你們要表演給我看,而不是我來表演給你們看,來考校我的能耐。」學長的做法並非「一個指令,一個動作」,而是「你想做什麼你提,我想做什麼我提,互相討論。」

 討論間,目標都會訂得不高,因為大家怕力有未逮。「如果只求及格,績效自然不會太好。」當首長的自然希望「目標訂得高高的」、部屬能夠全力以赴。但首長不能只是一昧的要求這、要求那,畢竟累的、忙的不是自己,因此需要協商、討論。「討論總會有討價還價,開出的條件,不外乎要人、要錢、要信任」,若能獲得首肯,較高的目標就不難達成。各項目標自成体系,整理成為目標體系圖,做為管理的依據。既然目標不是「諭令」,而是一起討論出來,部屬也就能有責任心、榮譽感。若有部分目標不能達成,也可以找出原因,係個人因素或不可抗力?如此一來,部屬都肯賣命爭取最好的成績。

 「我早上還有時間去打高爾夫球!」談到擅長的目標管理,陳庚金驕傲說起它帶來的成果。

 

贊成博雅精神

 「專家」與「通才」是常聽見的討論話題,而陳庚金的想法是「專家要讓非專家領導,非專家也就是所謂的通才。」舉例來說,他曾待過研考會。而研考會屬於綜合性的單位,能接觸到教育、國防、交通乃至經濟的種種經驗,雖不專精,但這已為他預習了日後縣政的各個面向。「專家當國營事業總經理未必是最好,由管理階層去當領導也會有不錯的成績。」就像現在的企管所和公行所開放外系報考,「我們尤其期待學理工的人,他們具專業又董管理,成為名副其實的通才。」

 「環境怎麼變,都要拿定目標走下去!」相較於大環境的紛紛擾擾,令許多人心灰意冷,陳庚金是秉持認為鑽牛角尖而消極的思考是不快樂的主因。「同樣的事,有人得憂鬱症,有人不會,這就是心態」。他認為應時時轉換心態,保持樂觀,以維持熱忱與活力,「所以我們要適應社會,不要讓社會來適應你。」

 適應並不等於妥協,兩者有很明顯的界線,同流合污是不好的,但社會建基於更普遍的共識,這該是能被接受。「社會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,別向黑暗妥協,但一定要與光明相適應。」陳庚金坦言「其實黑暗勢力比較厲害,所謂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』。我們沒能力改造社會,起碼要好好適應社會標準,別想學黑暗的手段,這樣才不會太過憤世嫉俗。」

 兩個小時多的對談,氣氛融洽、討論熱烈,除了陳庚金自信又自謙的氣質令人拜服,嚴肅的官場回憶與勉勵之間,他總能穿插風趣的話「只要夠聰明,肯認真吸收新知,沒有不能做的事情,除了壞事。」

 大家在問答之間,對未來的期待與茫然,他也都感受到了。是以,陳庚金最後不忘告訴大家:「目前台灣的大學近兩百所,但好學校仍只有這幾間,身為金字塔頂的大家不必緊張,社會取才仍是有一定的要求。只不過,大家也要有信心,沒信心,身為上帝的兒子也沒辦法。」對於大一的我們來說,未來四年能確立目標,擇定方向,實比起任何知識都還重要。